董天策:建構開放而理性的網絡公共領域
2017-07-05 22:18:15 作者:冉楨 攝影:何燕君2017年7月5日下午彩票123导航,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董天策教授為第三期“網絡與新媒體講習班”學員作了題為“建構開放而理性的網絡公共領域”的講座。講座由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龍偉主持。
(董天策教授講座中)
公共領域彩票123导航,根據哈貝馬斯的定義,首先意指我們的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。在這個領域中,像公共意見這樣的事物能夠形成。公共領域原則上向所有公民開放。在公眾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,就需要一定的傳播和影響的手段。如今,報紙和期刊、廣播和電視彩票123导航,特別是網絡彩票123导航,就是這種公共領域的媒介。董天策教授從本體、構成與功能三個角度詳細解釋了公共領域的含義。
中國存在公共領域嗎?董天策教授認為彩票123导航,改革開放以來,經濟改革打破了國家壟斷所有社會資源的狀況彩票123导航,與之伴生的便是中國公共領域的成長。但由于公共領域的前提,即國家與社會的分離尚不充分彩票123导航,特別是傳媒業由國家主導彩票123导航,公共領域呈現出很強的國家主導特性。此外,由于經濟發展有待深化,公民社會尚未充分發育等種種原因,當代中國公共領域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局限性。
董天策教授指出彩票123导航,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,網絡與新媒體技術賦權使得公共領域建構成為可能彩票123导航,事件推動則使得中國公共領域建構成為現實。而信息公開制度的建立與公民四權(即知情權彩票123导航、參與權、表達權、監督權)的確立,則為公共領域的建構提供了制度保障彩票123导航。
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催生了大量“網絡公共事件”彩票123导航,但對于這類事件彩票123导航,學界有不同的解讀方式,其中以“網絡群體性事件”研究所占的比例最大彩票123导航。在董天策教授看來,所謂“網絡群體性事件”彩票123导航,其實是一個誤導嚴重的話語彩票123导航。首先,命名不準確,名實難副彩票123导航,因為大多數是“網絡公共事件”;其次,將其認定為社會危機彩票123导航,與事實不符彩票123导航,且定性錯誤彩票123导航;再者彩票123导航,基于社會危機而提出的種種對策,可能壓制了正常的網絡輿論監督,從而錯失積極推進網絡公共領域假設的良機。
董天策教授指出,只有那些涉及公共利益彩票123导航,與公共管理結為因果的事件,才有可能成為公共事件。通過對57個案例進行研究,董天策教授分析了網絡公共事件對推動社會變革所產生的作用。首先彩票123导航,對公權力的輿論監督成為常態;第二,維護正義,保護弱勢群體成為理性自覺;第三,引起政府關注,督促政府信息公開,查處有關問題;第四,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彩票123导航,推動制度變遷初見成效。
當然,由網絡公共事件推動的網絡公共領域也存在嚴重缺陷。具體表現為脆弱性、民粹性和偽公共性。董天策教授認為,建構開放而理性的網絡公共領域,對于推進社會變革,維護公平正義彩票123导航,保護公民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、監督權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彩票123导航。